最近“强付费比低价半付费更挣钱”这种说法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,坑的就是不会算账的小白。
新手为啥容易信这个?因为他们前期太想出单了,亏点也认,只要能跑起量就觉得值。但只要你正经坐下来算笔账,99%的人会发现:根本赚不到钱。用钱生钱?这跟你炒股、买基金有啥区别?普通人玩得明白吗?
拼多多的用户精得很,仅退款、运费险、质量问题,他们门儿清,甚至有人专业研究怎么“打假”。你东西卖10块成本,定价30,要不是平台偶尔发券帮你压一压,根本卖不动。真正能把强付费玩明白的,都是专业团队——选品、视觉、卖点、运营,全部到位。以前还能靠大促爆单,现在平台活动一缩水,多少团队都扛不住,更别说散户了。
再说,真把账算明白:做得好的情况下,强付费和低价自然流的利润其实差不多。但强付费流水大、压资金多、风险更高——赚一样的钱,却更累更悬。所以说,强付费的核心根本不是“小打小闹”,而是你愿不愿意先投一两百万,硬砸出一个黑标店。如果没这个实力和决心,就别凑这个热闹。
老老实实做低价,出点单、赚点小钱,反而更稳。别听人吹“一天两万单”就上头——可能最后算下来就挣三百块,真没必要。
再说回“没销量没评价就没人买”这个问题——你自己上个链接,不推广试试看就知道了。不是非烧钱不可,很多时候,只是一些人为了卖课、卖服务,故意制造焦虑。
说到评价,这倒是真的关键。从年初就有人说“评价有礼金不记入DSR”,但一直在用的老板都清楚:它其实是记的。只是平台最近会不定期清理有效评价,经常莫名其妙把五星好评删了,差评反而留着,导致评分突然掉。但这跟开不开评价有礼金没关系。
这时候,不少真正在运营的店家,会借助“拼多多出评软件”去稳链接、保数据。尤其是新店新品,没几个评价开头根本推不动——不但没转化,连活动都报不上。所以用出评软件做点基础评价,把DSR拉起来,再配合自然流或者微付费,反而更实际。它不一定是长久之计,但在起步阶段,能帮你稳住权重、快速过冷启动期。
总结来说:别盲目迷信强付费,尤其是资金不充足的新手;低价微付费未必不赚钱,关键是控制好成本和利润;真要起步,评价是关键一环,“拼多多出评软件”如果能合规使用,可以帮你快速起基础销量、维护评分、拉升转化——但始终记住,产品和服务才是根本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