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多多平台违规行为严查指南
一、商品抽检违规
平台加强了对商品的抽检力度。部分商家因存在大量历史违规记录(如累计100多条违规),最终被处以限制措施,导致店铺无法正常经营。
处罚措施
这些限制有些设有时间期限,但情节严重者可能被无限期限制,直接导致店铺作废。
二、新店质量得分过低
新开设的店铺若在短期内(如一至两周)出现商品质量得分低于10%的情况,会触发平台监管。
特别注意
今年新上线的质量得分体系对此类问题查处更为严格,商家需从开店初期就重视商品与服务的质量。
三、品牌信息混淆
部分旗舰店及品牌商家存在发布信息与实际商品不符的情况,例如标注为A品牌,实际销售或发货的却是B品牌。
处罚措施
一经发现,店铺将被降级为企业店,并被判定为"乱发信息"违规。
四、类目错放与二手产品问题
拼多多平台虽允许销售二手商品,但严禁商家将二手产品发布在"全新"类目下。
特别注意
此类违规一旦被系统识别,商品链接只能下架,无法通过修改类目等方式修复。
同时,故意将商品错放至评分要求较低的类目(无论是三级类目还是一级类目),以规避监管、维持链接评分的行为,也将被严厉打击。
处罚措施
违规商家可能面临商品下架、店铺屏蔽("关小黑屋"),甚至资金冻结等处罚。
五、重复铺货与劣质素材
部分商家长期使用同一套图片素材批量上新、重复铺货(即所谓"阶段一"玩法),这类图片因质量低下或重复使用率过高,被系统判定为"劣质素材"。
处罚措施
一旦被发现,不仅该链接无法获得流量,其他使用同套图片的链接也会受到影响。
特别注意
部分处罚不会通过消息或通知明确告知商家,因此商家需主动关注店铺流量与商品状态变化。
总结与建议
拼多多正在进一步加强对商品信息、类目设置、素材质量及品牌一致性的审核。以往不违规的操作不代表现在仍符合平台要求,建议商家及时调整运营策略,严格自查,避免因违规导致处罚,影响店铺正常经营。